查看“乌鸦悖论”的源代码
←
乌鸦悖论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noteTA |1=zh-hans:贝叶斯; zh-hant:貝氏; }} [[File:Corvus_corax_(FWS).jpg|thumb|130px|right|一只黑乌鸦]] [[File:Apples.jpg|thumb|130px|right|非黑非乌鸦]] '''乌鸦悖论'''({{lang-en|raven paradox}}),也叫做'''亨佩尔的乌鸦'''或'''亨佩尔悖论''',是1940年代[[德国]][[逻辑学家]][[卡尔·亨普尔]]为了说明[[归纳推理|归纳法]]违反[[直觉]]而提出的一个[[悖论]]。 ==问题的综述== 几千年以来,无数人观察了许多事务,比如[[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法则]],人们趋于相信其极可能是真理。这种类型的推理可以总结成“归纳法原理”: :如果实例 ''X'' 被观察到和论断 ''T'' 相符合,那么论断 ''T'' 正确的[[概率]]增加。 亨佩尔给出了归纳法原理的一个例子: “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论断。我们可以出去观察成千上万只乌鸦,然后发现他们都是黑的。在每一次观察之后,我们对“所有乌鸦都是黑的”的信任度会逐渐提高。归纳法原理在这里看起来合理的。 现在问题出现了。“所有乌鸦都是黑的” 的论断在[[逻辑]]上和“所有不是黑的东西不是乌鸦”等价。如果我们观察到一個[[红]][[苹果]],它不是黑的,也不是乌鸦,那么这次观察必会增加我们对“所有不是黑的东西不是乌鸦”的信任度,因此更加确信“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这个问题被总结成: <center> {|width=80% |align="left"| <poem> 余未嘗見有紫牛, 然苟余或遇其一, 則-{云}-烏鴉俱黑者, 豈其益發可信兮? </poem> |align="left"| <poem> {{lang|en|''I never saw a purple cow'' ''But if I were to see one'' ''Would the probability ravens are black''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be one?''}} </poem> |- |colspan=2 align="right"|(改寫自{{link-en|吉利特·伯吉斯|Gelett Burgess}}的诗) |} </center> ==解决提議== 解决它和直觉的冲突,[[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方法。美国逻辑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建议对我们的推理添加一些限制,比如永远不要考虑支持论断“所有P满足Q”且同时也支持“没有P满足Q” 的实例。 其他一些哲学家质疑“[[等价原理]]”。也许红苹果能够增加我们对论断“所有不是黑的东西不是乌鸦”的信任度,而不增加我们对 “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信任。这个提议受到质疑,因为你不能对等价的两个命题有不同的信任度,如果你知道他们都是真的或都是假的。 古德曼,以及其后的[[威拉德·冯·奥曼·蒯因]],使用术语「''[[projectible predicate]]''」来描述这些类似于「乌鸦」和「黑色」的命题,所有这类命题是支持归纳推理法的;而「非[[projectible predicate]]」则为与只相反的后者,如「非黑」和「非乌鸦」这些命题并不支持归纳推理法。蒯因还提出一个需要证实的猜想:如果任何命题是projectible的;在无限物件组成的全集中,一个projectible的命题的[[补集]]永远是非projectible的。 这样一来,虽然「所有乌鸦都是黑的」和「所有不是黑的东西都不是乌鸦」这两个命题所拥有的信任度必须相等,但只有「黑色的乌鸦」才能同时增加两者的信任度,而「非黑色的非乌鸦」并不增加任何一个命题的信任度。 还有些哲学家认为其实这个命题是完全正确的,出错的是我们自己的逻辑。其实观察到一个红色的苹果确实会增加乌鸦都是黑色的可能性!这就相当于:如果有人把宇宙中所有不是黑的物体都给你看,而你发现所有的物体都不是乌鸦,那你就完全可以断定所有乌鸦都是黑的了。这个「悖论」看上去荒谬只是因为宇宙中「不是黑的」物体远远多于「乌鸦」,所以发现一个「不是黑的」物体只增加了极其微小的对于「乌鸦都是黑的」的信任度,而相对而言,每发现一只黑的乌鸦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了。 ===贝叶斯定理=== 除了以上的陈述以外,「归纳法原理」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贝叶斯推理]]。 设 ''X'' 为支持论断 ''T'' 的一个实例,而 ''I'' 表示我们所有的已知信息。 <math>\Pr(\bullet | \circ)</math> 表示论断 ''T'' 成立的几率,已知 ''X'' 和 ''I'' 都是成立的,可以推得, :<math>\Pr(T|XI) = \frac{\Pr(T|I) \cdot \Pr(X|TI)}{\Pr(X|I)}</math> 这里 <math>Pr(T | I)</math> 表示在只有 ''I'' 是已知成立的情况下,''T'' 成立的几率;<math>Pr(X | TI)</math> 表示在 ''T'' 和 ''I'' 都已知成立的情况下,''X'' 成立的几率;而 <math>Pr(X | I)</math> 表示在只有 ''I'' 是已知成立的情况下,''X'' 成立的几率。 利用这个原理,这个悖论就不会出现了。如果有人[[随机]]选一个「'''苹果'''」,那么他看到一个红苹果的几率和「'''乌鸦'''」的颜色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这时分子等于分母,所以分数等于1,所以以上讨论的几率不会改变。所以看见一只红色的苹果不会增加人们对「乌鸦都是黑色的」的信任度。 而如果那人是随机选择一个非黑的「物件」,那个物件正好是一个红的苹果,那么我们會得到一个分子大于分母的,几乎等于一的假分数。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看见一只红苹果确实会极微小地增加我们对「乌鸦都是黑色的」的信任度。 其实,随着一个人看到的不是黑色的东西的增加(并发现其中没有乌鸦),「乌鸦都是黑色的」的几率会趋向于1。 == 参见 == * [[贝叶斯定理]] * [[贝叶斯推理]] * [[白马非马]] == 参考书目 == * Hempel, C. G. ''A Purely Syntactical Definition of Confirmation.'' J. Symb. Logic 8, 122-143, 1943. * Hempel, C. G. ''Studies in Logic and Confirmation.'' Mind 54, 1-26, 1945. * Hempel, C. G. ''Studies in Logic and Confirmation. II.'' Mind 54, 97-121, 1945. * Hempel, C. G. ''Studies in the Logic of Confirmation.'' In Marguerite H. Foster and [http://www.bu.edu/philo/faculty/martin.html Michael L. Martin],eds. ''Probability, Confirmation, and Simplicity''. New York: Odyssey Press, 1966. Pp 145-183 * Falletta, Nicholas. ''The Paradoxicon: a Collection of Contradictory Challenges, Problematical Puzzles, and Impossible Illustrations''. 1983. Pp 126-131. ISBN 0385179324 == 外部链接 == * {{en}}[http://www.mathacademy.com/pr/prime/articles/paradox_raven/index.asp PRIME Encyclopedia] [[Category:悖论|Raven paradox]]
本页使用的模板:
Template:En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Lang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Lang-en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Link-en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NoteTA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乌鸦悖论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