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截面 (物理)”的源代码
←
截面 (物理)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noteTA |G1=Physics }} 在[[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中,'''截面'''是一个用于表达粒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的术语。 == 概念 == 假设有一束射出的粒子,另有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平面状箔,粒子以垂直于这个平面的方向射来。平面箔上被击中的微粒在平面上代表的面积,即为所说的“截面”,<ref>{{cite book|title=《原子物理学》|author=褚圣麟|publisher=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01312-2}}</ref>用[[希腊字母]]<math>\sigma</math>表示。这些粒子在接近目标粒子所组成的薄面时,会发生一些相互作用。 这个术语起源于[[点粒子]]被射向固体目标的[[经典力学|经典]]物理图景。假设发射粒子与目标粒子一旦靠近就一定会发生相互作用,如果错失了就完全不发生相互作用,则总的相互作用可能性就等于截面与整个靶面积的比值。 上述的基本概念可以引申到其他的情况,例如靶区域呈现介于0至100%反应几率的情况——因为目标中的物质不完全相同,或者因为不均匀的场使之减弱。一个特殊的例子就是[[散射]]。 == 散射截面 == {{see also|散射}} 散射截面<math>{\sigma}_{scat}</math>是用于描述光(或者其他形式的[[辐射]])被粒子散射的可能性。一般地说,散射截面里所指的“截面”与几何上的“截面”不同,它与入射粒子的[[波长]]和靶粒子的[[电容率]]、形状、大小有关。稀疏介质的散射总数决定于散射截面和粒子个数的乘积。考虑到吸收、散射和发光,总散射截面(<math>{\sigma}</math>)可以用面积表示为下面的式子: :<math>\sigma = \sigma_\text{A} + \sigma_\text{S} + \sigma_\text{L}.\ </math>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与浓度成比例,即<math>A_\lambda = C \,\ell\, \sigma</math>,其中<math>C</math>是浓度,<math>A_{\lambda}</math>为给定波长<math>\lambda</math>的吸光度,<math>\ell</math>为路径长度,由此总散射面积还与光的[[吸光度]]有关。入射辐射的吸光度是透光率倒数的对数<ref>{{cite book|chapter=2. Spectrophotometry|isbn=8121926335|first=P.K.|last=Bajpai|title=Biological Instrumentation and Biology|url=http://books.google.com/?id=THq-cOPO8RQC&pg=PA14&dq=%22extinction+coefficient%22+transmittance+length+concentration}}</ref>: :<math>A_\lambda = - \log \mathcal{T}.\ </math> 在考虑粒子的散射时,通常引入另一个物理量'''微分散射截面''',而将<math>\sigma</math>称作总散射截面。微分散射截面表达为: :<math>d\sigma / d\Omega</math> 其中<math>\Omega</math>为出射粒子的空间角。这个微分表示每单位空间角的出射粒子对应的入射区域,因此对这个量在一个完整的空间角中积分即可获得总截面。微分散射截面在[[量子力学]]中可方便地由<math>\mid f(\theta)\mid^2</math>求得;而<math>f(\theta)</math>由量子力学中散射结果,进行[[渐近分析]]分解为入射波与散射波后(如用[[分波方法]]分解为[[球谐函数]],或[[玻恩近似]]),设定入射项的系数为1,出射项系数即为<math>f(\theta) / r</math>。 == 原子核物理图 == [[File:Cross-section-illustration-simple.svg|thumb|原子核物理学中截面的示意图]] 在原子核物理学中,截面的概念可以很方便地表达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统计上,薄膜上[[原子]]的中心可以被看做均匀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参与撞击原子的中心与其他原子以<math>r</math>为距离通过的概率是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在平面上<math>A</math>区域有<math>n</math>个原子中心,那么这个概率为<math>(n \pi r^2)/A</math>,这仅仅是所有原子中心以<math>r</math>为半径的圆的总面积与整个平面的比值。如果我们将原子考虑成不可穿透的钢制盘,将与之相互作用的粒子看做直径可以忽略的子弹,这个比值就是“子弹”被“钢质盘”截止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入射粒子被被射原子平面阻挡的的可能性。如果计算通过的原子,那么结果则可以被表达为原子的等效截止截面。这一概念可以延伸到任何有关入射粒子与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入射粒子[[α粒子|阿尔法粒子]]轰击靶粒子[[铍]]会产生[[中子]]的可能性可以表示为这种原子核反应的反应截面。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J.D.Bjorken, S.D.Drell, ''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 1964 * P.Rom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Theory'', 1969 * W.Greiner, J.Reinhardt, ''Quantum Electrodinamics'', 1994 * R.G. Newton. ''Scattering Theory of Waves and Particles''. McGraw Hill, 1966. == 外部链接 == *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ase/nuclear/nucrea.html#c3 Nuclear Cross Section] *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ase/nuclear/crosec.html#c1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 [http://www-nds.iaea.org/ IAEA - Nuclear Data Services] * [http://www.nndc.bnl.gov/ BNL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 [http://pdg.lbl.gov/ Particle Data Group - The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05024947/http://www.iupac.org/goldbook/R05169.pdf IUPAC Goldbook - Definition: Reaction Cross Section]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10071830/http://www.iupac.org/goldbook/C01161.pdf IUPAC Goldbook - Definition: Collision Cross Section] [[Category:原子物理学|C]] [[Category:原子核物理学|C]]
本页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NoteTA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lis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See also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截面 (物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