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柯西-利普希茨定理”的源代码
←
柯西-利普希茨定理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在数学中,'''柯西-利普希茨定理'''(Cauchy-Lipschitz Theorem),又称'''皮卡-林德勒夫定理'''(Picard-Lindelöf Theorem),保证了一階[[常微分方程]]的局部解以至最大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此定理最早由[[奧古斯丁·路易·柯西]]于1820年发表,但直到1868年,才由[[鲁道夫·利普希茨]]给出确定的形式。另一个很常见的叫法是'''皮卡-林德勒夫定理''',得名于数学家[[埃米尔·皮卡]]和[[恩斯特·林德勒夫]]。 ==局部定理== 设{{mvar|E}}为一个完备的有限维[[賦範向量空間]](即一个[[巴拿赫空间]]),{{mvar|f}}为一个取值在{{mvar|E}}上的函数: {| align="center" border="0" |<math> \begin{matrix}f : & U \times I & \longrightarrow & E \\ & (x,t) & \longmapsto & f(x,t)\end{matrix}</math> |} 其中{{mvar|U}}为{{mvar|E}}中的一个[[开集]],{{mvar|I}}是<math> \mathbb R</math>中的一个[[区间]]。考虑以下的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微分方程]]: {| align="center" border="0" |<math>\frac{\mathrm{d}x(t)}{\mathrm{d}t} = f(x(t),t) \qquad \qquad (1) </math> |} 如果{{mvar|f}}关于{{mvar|t}}连续,并在{{mvar|U}}中满足[[利普希茨条件]],也就是说, {| align="center" border="0" |<math> \exists \kappa >0,\ \forall t \in I,\ \forall x,y \in U,\ \left| f(x,t) - f(y,t) \right|\le \kappa \left| x - y \right| </math> |} 那么对于任一给定的初始条件: <math>x(t_0) = x_0</math>,其中 <math>t_0 \in I</math>、<math>x_0 \in U</math>,微分方程(1)存在一个解 <math>(J,x(t))</math>,其中 <math>J \subset I</math> 是一个包含 <math>t_0</math> 的区间,<math>x(t)</math> 是一个从 <math>J </math> 射到 <math>U </math> 的函数,满足初始条件和微分方程(1)。 局部唯一性:在包含点<math>t_0</math>的足够小的<math>J</math>区间上,微分方程(1)的解是唯一的(或者说,方程所有的解在足够小的区间上都是重叠的)。 这个定理有点像物理学中的[[决定论]]思想:当我们知道了一个系统的特性(微分方程)和在某一时刻系统的情况(<math>x(t_0) = x_0</math>)时,下一刻的情况是唯一确定的。 ==局部定理的证明== 一个简洁的证明思路为构造一个总是满足初始条件的函数递归序列<math>y_{n+1} = \Phi (y_n)</math>,使得<math> \Phi^\prime (y_n) = f(y_n,t)</math>,这样,如果这个序列有一个收敛点 <math>y</math> ,那么<math>y</math>为函数<math>\Phi</math>的[[不动点]],这时就有<math> y^\prime = \Phi^\prime (y) = f(y,t)</math>,于是我们构造出了一个解<math>y</math>。为此,我们从常数函数 :<math>y_0(t)=x_0 \ </math>开始。令 :<math>\Phi(y_i)(t)=x_0+\int_{t_0}^{t}f(y_{i-1}(s),s)\,ds.</math> 这样构造出来的函数列<math>(y_i)_{i \ge 0}</math>中的每个函数都满足初始条件。并且由于 <math>f</math> 在 <math>U </math> 中满足[[利普希茨条件]],当区间足够小的时候,<math>\Phi</math>成为一个[[收缩映射]]。根据[[完备空间]]的不动点存在定理,存在关于<math>\Phi</math>的稳定不动点,于是可知微分方程(1)的解存在。 由于收缩映射的局部稳定不动点只有一个,因此在足够小的区间内解是唯一的。 ==最大解定理== 局部的柯西-利普希茨定理并没有说明在较大区域上解的情况。事实上,对于微分方程(1)的任意解<math>\ (J,x(t))</math>、<math>(J^\prime ,x^\prime(t))</math>,定义一个序关系:<math>\ (J,x(t))</math>小于<math>(J^\prime ,x^\prime(t))</math>当且仅当 <math>J \subset J^\prime </math>,并且<math>x^\prime(t)</math>在<math>\ J</math>上的值与<math>\ x(t)</math>一样。在这个定义之下,柯西-利普希茨定理断言,'''微分方程的最大解是唯一存在的'''。 ===证明思路=== 解的唯一性:假设有两个不同的最大解,那么由局部柯西-利普希茨定理可以证明其重叠部分的值相同,将两者不同的部分分别延伸在重叠部分上,则会得到一个更“大”的解(只需验证它满足微分方程),矛盾。因此解唯一。 解的存在性:证明需要用到[[佐恩引理]],构造所有解的并集。 ==扩展至高阶常微分方程== 对于一元的高阶常微分方程 :<math>F \left( t,y(t),y^\prime (t) \cdots y^{(n-1)}(t) \right) =y^{(n)}(t) \qquad \qquad (2)</math>, 只需构造向量<math>Y(t)=(y(t),y'(t),\ \dots,\ y^{(n-1)}(t))</math>和相应的映射<math>\ \Phi</math>,就可以使得(2)变为<math>Y^\prime (t) = \Phi(Y(t),t)</math>。这时的初始条件为<math>Y(t_0)=Y_0</math>,即 {| align="left" border="0" |<math> \begin{matrix} y(t_0)=y_0 \\ y^\prime (t_0)=y_1 \\ \vdots \\ y^{(n-1)}(t_0)=y_{n-1} \end{matrix}</math> ==扩展至偏微分方程== 对于[[偏微分方程]],有柯西-利普希茨定理的扩展形式:[[柯西-克瓦列夫斯基定理]],保证了偏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参见== *[[常微分方程]] *[[柯西-克瓦列夫斯基定理]] *[[动力系统]] *[[初值問題]] *[[利普希茨条件]] *[[弗罗贝尼乌斯定理]] *[[皮亚诺存在性定理]] ==参考资料== *[http://www.hike.com.cn/down/jpkc/fangceng2/3.1.doc 常微分方程(组)基本理论]{{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M. E. Lindelöf, ''Sur l'application de la méthode des approximations successives aux équations différentielles ordinaires du premier ordre'';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éance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Vol. 114, 1894, pp. 454-457. 网上版本可在 http://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3074r/f454.table 找到(文中林德勒夫讨论扩展了皮卡的一个早期证明) ==相关链接== *[http://www.math.byu.edu/~grant/courses/m634/f99/lec4.pdf 局部柯西-利普希茨定理的另一个证明,英文] *[http://www.math.hbnu.edu.cn/changweifenfangcheng/chapter2.doc 湖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比较严格的讨论,中文]{{dead link|date=2018年6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Category:微分方程]] [[Category:数学定理|K]] [[Category:利普希茨映射]]
本页使用的模板:
Template:Dead lin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Mvar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柯西-利普希茨定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