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漸近增益模型”的源代码
←
漸近增益模型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more footnotes|date=2019年9月}} '''漸近增益模型'''(asymptotic gain model)<ref>Middlebrook, RD: ''Design-oriented analysis of feedback amplifiers''; Proc. of National Electronics Conference, Vol. XX, Oct. 1964, pp. 1–4</ref><ref name=Rosenstark>{{cite book|author=Rosenstark, Sol|title=Feedback amplifier principles|page=15|year=1986|publisher=Collier Macmillan|location=NY|isbn=0-02-947810-3|url=http://worldcat.org/isbn/0029478103}}</ref>,也稱為'''Rosenstark方法'''<ref name=Palumbo>{{cite book|author1=Palumbo, Gaetano |author2=Salvatore Pennisi |lastauthoramp=yes |title=Feedback amplifiers: theory and design|year=2002|publisher=Kluwer Academic|location=Boston/Dordrecht/London|isbn=0-7923-7643-9|url=http://worldcat.org/isbn/0792376439|pages=§3.3 pp. 69–72}}</ref>,是由以下漸近增益的關係來表示[[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 :<math>G = G_{\infty} \left( \frac{T}{T + 1} \right) + G_0 \left( \frac{1}{T + 1} \right) \ ,</math> 其中<math>T</math>是輸入源無效時的{{link-en|返回比|return ratio}}(在只有單一迴路,且由單輸入模組組成的系統時,等於負的[[环路增益]]),''G<sub>∞</sub>''是漸近增益,''G<sub>0</sub>''是直接傳遞項。此型式的增益可以提供對於電路一些直觀的直覺,而且比直接推導增益要容易計算。 [[Image:Asymt feedback.png|thumb|300px|right|圖1:漸近增益模型的方塊圖<ref name=Gray-Meyer>{{cite book|author=Paul R. Gray, Hurst P J Lewis S H & Meyer RG|title=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year=2001|edition=Fourth|publisher=Wiley|location=New York|isbn=0-471-32168-0|url=http://worldcat.org/isbn/0-471-32168-0|nopp=true|pages=Figure 8.42 p. 604}}</ref>]] 圖1是漸近增益模型的方塊圖。漸近增益的關係也可以用[[信号流图]]表示,如圖二。漸近增益模型是{{link-en|外元素定理|extra element theorem}}的特例。 [[Image:Modified SFG for feedback amplifier.PNG|thumbnail|300px|圖2:漸近增益模型的等效信号流图]] ==名詞定義== 漸近增益''G<sub>∞</sub>''是返回比趨近無限大時的系統增益: :<math>G_{\infty} = G\ \Big |_{T \rightarrow \infty}\ , </math> 而直接傳遞項''G<sub>0</sub>''也稱為前饋增益,是返回比為零時的系統增益: :<math>G_{0} = G\ \Big |_{T \rightarrow 0}\ .</math> ==優點== * 此模型表示回授放大器的特性,包括負載效應以及[[放大器電路]]及回授電路的特質。 * 一般回授放大器的設計是使返回比''T''遠大於1。此時若假設直接傳遞項''G<sub>0</sub>''很小(實際上多半也很小),系統的增益''G''會近似等於漸近增益''G<sub>∞</sub>''。 * 漸近增益多半只是電路中被動元件的乘積,容易觀察出來。 * 此模型不需要先確認回授的拓樸(串聯-串聯型,串聯-分流型等),因為其分析方式是一樣的。 ==實現方式== 使用此模型分析,可分為以下步驟: # 選擇一個電路中的{{link-en|相依電源|dependent source}}。 # 找此電源的{{link-en|返回比|return ratio}}。 # 將電路中的''T''趨近無限大,調整電路,找到增益''G<sub>∞</sub>'' # 將電路中的''T''設定為為0,調整電路,找到增益'' G<sub>0</sub>''。 # 將''T, G<sub>∞</sub>''和'' G<sub>0</sub>''代入漸近增益的公式中。 上述的步驟可以在[[集成电路通用模拟程序|SPICE]]中用小信號模型的手工分析求得。此作法中,已經可以找到設備的相依電源。相反的,若是用實際設備進行實驗,或是用數值產生的模型進行SPICE模擬,無法求得設備的相依電源,就需要透過其他方式來計算返回比。 ==和經典控制理論的關係== 和經典回授控制理論中不考慮前饋項的影響(''G''<sub>0</sub>),若省略前饋項,漸近增益模型的增益為 ::<math>G = G_{\infin} \frac {T} {1+T} =\frac {G_{\infin}T}{1+\frac{1} {G_{\infin}} G_{\infin} T} \ , </math> 在經典控制理論中,若開迴路增益用A來表示,則有回授時的增益(閉迴路增益)為: ::<math>A_\mathrm{FB} = \frac {A} {1 + {\beta}_\mathrm{FB} A} \ . </math> 比較上述兩式,可以計算回授因素 ''β''<sub>FB</sub>: ::<math> \beta_\mathrm{FB} = \frac {1} {G_{\infin}} \ , </math> 而開迴路增益為: ::<math> A = G_{\infin} \ T \ . </math> 若其準確度足夠,上式公式是另外一個計算''T''的方式:計算開迴路增益以及''G<sub>∞</sub>'',用此式來計算''T''。一般這兩項會比''T''容易計算。 ==參考資料== {{reflist}} ==相關條目== *{{link-en|布萊克曼定理|Blackman's theorem}} *{{le|外元素定理|Extra element theorem}} *[[梅森增益公式]] *[[负反馈放大器]] *{{le|返回比|Return ratio}} *[[信号流图]] ==外部連結== * [http://users.ece.gatech.edu/~pallen/Academic/ECE_6412/Spring_2004/L290-ReturnRatio-2UP.pdf Lecture notes on the asymptotic gain model] [[Category:电子反馈]] [[Category:放大器電路]] [[Category:控制理论]] [[Category:信号处理]] [[Category:模拟电路]]
本页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Le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Link-en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More footnote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list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漸近增益模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