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自由落體”的源代码
←
自由落體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Otheruses|自由落體 (遊樂園)|subject=物理學中的一種運動過程|other=遊樂園中的一種遊樂器材}} [[File:Apollo 15 feather and hammer drop.ogv|right|thumb|[[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大卫·兰道夫·斯科特]]在[[月球]]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表明:重量不同的锤子和羽毛在月球重力作用下同时着地]]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只受[[重力]]作用(不存在空气阻力的理想状态)的均匀加速度运动过程。<ref>{{cite book|author=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title=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year=2005年8月|publisher=北京新华印刷厂|location=北京|isbn=7-100-04385-9|pages=1809}}</ref> 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遵守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地球上相同位置与相同高度,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相同(均为[[重力加速度|g]],与质量无关。) ==历史探究== 对自由落体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腊科学家[[亚里斯多德]],他提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物體越輕,则下落得越慢。亚里斯多德的理论影响了其后两千多年的人。直到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伽利略在1636年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写道:如果依照亚里斯多德的理论,假设有两块石头,大的重量为8,小的为4,则大的下落速度为8,小的下落速度为4,当两块石头被绑在一起的时候,下落快的会因为慢的而被拖慢。所以整个体系和下落速度在4-8之间。但是,两块绑在一起的石头的整体重量为12,下落速度也就应该大于8,这就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境界。伽利略由此推断物体下落的速度应该不是由其重量决定的。他在书中设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匀速变化的。 ==实验验证== [[File:Leaning Tower of Pisa.jpg|thumb|250px|left|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 传说1590年伽利略曾在[[意大利|義大利]][[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记载在他的学生[[维维安尼]](Vincenzo Viviani,1622年~1703年)在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1717年出版)一书中,但伽利略、比萨大学和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沒有關於這次實驗的的記載<ref>馬文蔚等編:“物理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凡異出版社,ISBN 978-957-694-185-6</ref>。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歷史上一直存在著支持和反对兩種不同的看法<ref>{{Cite web |url=http://memo.cgu.edu.tw/yun-ju/cguweb/SciKnow/PhyStory/Galileo/PisaTower.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8-08-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421143852/http://memo.cgu.edu.tw/yun-ju/CGUWeb/SciKnow/PhyStory/Galileo/PisaTower.htm |archive-date=2007-04-21 |dead-url=yes }}</ref><ref>见[[比萨斜塔]]。</ref>。 1969年,阿波羅15號太空人在月球上同時丟下獵鷹羽毛與鐵鎚,證明伽利略理論正確 https://forgetfulbc.blogspot.com/2019/07/moon.html?fbclid=IwAR1NH0ms87KwXHPs5fm29k2FW57zJq_SX35acFBP5k-zufb0wrbexADFLk4 ==自由落体運動各物理量关系== 基于(物体位于靠近地球表面)重力是个常数的假设下牛顿的重力定律是F等于m与g的乘积。即重力是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math>F=mg</math>。重力加速度以g表示一个常数。它是矢量,平均值为<math>9.81</math>单位是<math>m/s^2</math>。除g以外,也可以a表示,取其地心[[加速度]]意思,即<math>F=ma</math>。这个加速度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重力产生的。物体的最初状态是静止的,物体下落中假定除了重力外不受其它力(如:空氣[[阻力]])的作用。它下落的路程的长度与经过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自由下落物体在下落的最初位置,即最大高度,具备有重力势能。它的数值<math>E_P</math>是物体的重力与高度的乘积<math>E_P=mgh</math>。这个表达式只在物体距离地球表面高度很小才有效。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无论在那个高度也不论是否同时具有速度,都具有重力势能,其数值同样也是<math>E_P=mgh</math>。如果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其它力的作用,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时候,其总能量遵守机械能量守恒定则,即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守恒。我们常常用机械能守恒定则来计算,物体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和落到地面瞬间的最大速度。 如果下落时间为'''''t''''',[[速度|瞬时速度]]为'''''v<sub>t</sub>''''',[[位移]]为'''''X''''','''''g'''''为[[重力加速度]],则有以下关系: *<math>v_t=g\times{t}</math> *<math>X=\frac{1}{2}gt^2</math> *<math>X=\frac{v_t^2}{2g}</math> ==典型例子== [[File:Skydiving 4 way.jpg|thumb|250px|right|[[跳傘]]過程中的自由落體階段]] *關掉火箭的太空航行器 *月球環繞地球的軌道,地球環繞太陽的軌道,或[[小行星]]繞太陽的軌道。 *地球上,在[[真空管]]中下落,例如: **物理學展示 **[[NASA]]的[[零G研究機構]]([[Zero-G Research Facility]]) 與上面自由落體相反地,以下情形是有其他力量同時在作用,包括了: *站在地上,坐在地面上一把椅子上等等(重量被地面的支持力所平衡); *搭乘飛機(重量被機翼提供的升力所平衡); *重返大氣層以及[[降落傘]]著陸(重量被反向的空氣阻力所對抗); *太空航行器的軌道動作(此時火箭提供推力)。 ==另見== *[[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伽利略·伽利莱|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亞里斯多德]] == 參考文獻 == {{reflist}} ==外部連結== *[http://www.phy.hk/wiki/weightlessness.pdf 在自由下跌,為甚麼人有失重的感覺] {{极限运动}}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萬有引力]] [[Category:动力学]] [[Category:直線運動]]
本页使用的模板:
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Cite boo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Cite web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Otheruse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lis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极限运动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自由落體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