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質數定理”的源代码
←
質數定理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refimprove|time=2011-03-29T02:26:42+00:00}} {{noteTA|T=zh:素數定理;zh-cn:素数定理;zh-tw:質數定理;zh-hk:質數定理;|G1=Math}} 在數論中,'''素数定理'''描述[[素数]]在自然數中分佈的[[漸進分析|漸進]]情況,給出隨著數字的增大,質數的密度逐漸降低的直覺的形式化描述。1896年法國數學家[[雅克·阿達馬]]和比利時數學家德拉瓦·莱普森(Charles Jean de la Vallée-Poussin)先後獨立給出證明。證明用到了[[複分析]],尤其是[[黎曼ζ函數]]。 素数的出現規律一直困惑著數學家。一個個地看,素数在正整數中的出現沒有什麼規律。可是總體地看,素数的個數竟然有規可循。對正[[實數]]''x'',定義π(''x'')為[[素数计数函数]],亦即不大於''x''的素数個數。數學家找到了一些函數來估計π(''x'')的增長。以下是第一個這樣的估計。 :<math>\pi(x)\approx\frac{x}{\ln\,x}</math> 其中 ln ''x'' 為 ''x'' 的[[自然對數]]。上式的意思是當 ''x'' 趨近無限,π(''x'')與''x''/ln ''x''的比值趨近 1。但這不表示它們的數值隨著 ''x'' 增大而接近。 下面是對π(''x'')更好的估計: :<math>\pi(x)={\rm Li} (x) + O \left(x e^{-\frac{1}{15}\sqrt{\ln\,x}}\right)</math>,當''x'' 趨近∞。 其中<math>{\rm Li} (x) = \int_2^x \frac{dt}{\ln\,t}</math>([[对数积分]]),而關係式右邊第二項是誤差估計,詳見[[大O符號]]。 == 敘述 == 定義 π(''x'') 為[[素数计数函数]],也就是小於等於''x'' 的質數個數。例如 π(10)=4,因為共有 4 個質數小於等於 10,分別是 2、3、5、7。質數定理的敘述為:當 ''x'' 趨近無限,π(''x'') 和 <math>\frac{x}{\ln x}</math> 的比值趨近 1。其數學式寫做 :<math>\lim_{x\to\infty}\frac{\;\pi(x)\;}\frac{x}{\ln(x)}=1</math>。 淺白的說,當 ''x'' 很大的時候,π(''x'') 差不多等於 <math>\frac{x}{\ln x}</math>。該定理被認為是'''質數的漸進分布定律''',以[[大O符号|漸進符號]]可簡化為 :<math>\pi(x)\sim\frac{x}{\ln x}</math>。 注意到,上式並不是說指隨著 ''x'' 趨近無限,<math>\pi(x)</math> 與 <math>\frac{x}{\ln x}</math>的差趨近於 0。而是隨著 ''x'' 趨近無限,<math>\pi(x)</math> 與 <math>\frac{x}{\ln x}</math>的[[逼近误差|相對誤差]]趨近於 0。 因此,質數定理也可以被想像成描述從正整數中抽到素数的概率:從不大於 n 的正整數中隨機選出一個數,它是素数的概率大約是<math>\frac{1}{\ln n}</math>。 質數定理有一個等價數是關於第 n 個素数 <math>p_n </math>的漸近估計式 :<math>p_n\sim n\ln\,n</math> == 關於 {{math|''π''(''x'')}}、{{math|''x'' / ln ''x''}} 和 {{math|li(''x'')}} 的數值 == 下表比較了π(''x''),''x''/ln ''x''和Li(''x''):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right" ! <math>x</math> ! <math>\boldsymbol{\pi}(x)</math><ref>{{OEIS2C|id=A006880}}</ref> ! <math>\boldsymbol{\pi}(x)-\frac{x}{\ln x}</math><ref>{{OEIS2C|id=A057835}}</ref> ! <math>\frac{\boldsymbol{\pi}(x)}{\frac{x}{\ln x}}</math> ! <math>{\rm Li} (x) - \boldsymbol{\pi} (x)</math><ref>{{OEIS2C|id=A057752}}</ref> ! <math>\frac{x}{\boldsymbol{\pi}(x)}</math> |- | 10 | 4 | −0.3 | 0.921 | 2.2 | 2.500 |- | 10<sup>2</sup> | 25 | 3.3 | 1.151 | 5.1 | 4.000 |- | 10<sup>3</sup> | 168 | 23 | 1.161 | 10 | 5.952 |- | 10<sup>4</sup> | 1,229 | 143 | 1.132 | 17 | 8.137 |- | 10<sup>5</sup> | 9,592 | 906 | 1.104 | 38 | 10.425 |- | 10<sup>6</sup> | 78,498 | 6,116 | 1.084 | 130 | 12.740 |- | 10<sup>7</sup> | 664,579 | 44,158 | 1.071 | 339 | 15.047 |- | 10<sup>8</sup> | 5,761,455 | 332,774 | 1.061 | 754 | 17.357 |- | 10<sup>9</sup> | 50,847,534 | 2,592,592 | 1.054 | 1,701 | 19.667 |- | 10<sup>10</sup> | 455,052,511 | 20,758,029 | 1.048 | 3,104 | 21.975 |- | 10<sup>11</sup> | 4,118,054,813 | 169,923,159 | 1.043 | 11,588 | 24.283 |- | 10<sup>12</sup> | 37,607,912,018 | 1,416,705,193 | 1.039 | 38,263 | 26.590 |- | 10<sup>13</sup> | 346,065,536,839 | 11,992,858,452 | 1.034 | 108,971 | 28.896 |- | 10<sup>14</sup> | 3,204,941,750,802 | 102,838,308,636 | 1.033 | 314,890 | 31.202 |- | 10<sup>15</sup> | 29,844,570,422,669 | 891,604,962,452 | 1.031 | 1,052,619 | 33.507 |- | 10<sup>16</sup> | 279,238,341,033,925 | 7,804,289,844,393 | 1.029 | 3,214,632 | 35.812 |- | 10<sup>17</sup> | 2,623,557,157,654,233 | 68,883,734,693,281 | 1.027 | 7,956,589 | 38.116 |- | 10<sup>18</sup> | 24,739,954,287,740,860 | 612,483,070,893,536 | 1.025 | 21,949,555 | 40.420 |- | 10<sup>19</sup> | 234,057,667,276,344,607 | 5,481,624,169,369,960 | 1.024 | 99,877,775 | 42.725 |- | 10<sup>20</sup> | 2,220,819,602,560,918,840 | 49,347,193,044,659,701 | 1.023 | 222,744,644 | 45.028 |- | 10<sup>21</sup> | 21,127,269,486,018,731,928 | 446,579,871,578,168,707 | 1.022 | 597,394,254 | 47.332 |- | 10<sup>22</sup> | 201,467,286,689,315,906,290 | 4,060,704,006,019,620,994 | 1.021 | 1,932,355,208 | 49.636 |- | 10<sup>23</sup> | 1,925,320,391,606,803,968,923 | 37,083,513,766,578,631,309 | 1.020 | 7,250,186,216 | 51.939 |- |10<sup>24</sup> |18,435,599,767,349,200,867,866 |339,996,354,713,708,049,069 |1.019 |17,146,907,278 |54.243 |- |10<sup>25</sup> |176,846,309,399,143,769,411,680 |3,128,516,637,843,038,351,228 |1.018 |55,160,980,939 |56.546 |- |[[OEIS]] |{{OEIS link|id=A006880}} |{{OEIS link|id=A057835}} | |{{OEIS link|id=A057752}} |} == 歷史 == 1797年至1798年間,法國數學家[[勒讓德]]根據上述的質數表猜測,<math>\pi(x)</math>大約等於 <math>\frac{x}{A\ln x +B}</math>,其中 A、B 是未知的函數。勒讓德於1808年出版一本關於數論的書的第二版,書中他給出更精確的猜測:{{math|''A'' {{=}} 1}},{{math|''B'' {{=}} −1.08366}}。根據高斯自己在1849年的回憶,他在15歲或16歲(1792或1793年)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類似的問題了<ref>C. F. Gauss. ''Werke'', Bd 2, 1st ed, 444–447. Göttingen 1863.</ref>。1832年,[[狄利克雷]]經過跟高斯的交流之後,給出了一個新的逼近函數 li(x),(事實上他是用一個有點不一樣的級數表達式)。勒讓德和狄利克雷的式子皆等價於現在的版本,但如果考慮逼近式與 <math>\pi(x)</math> 的差,而不是比值的話,狄利克雷的式子是準確許多的。 俄國數學家[[切比雪夫]]參考了[[歐拉]]在1731年的工作,引進了定義在實數軸上[[黎曼ζ函數]],企圖證明質數分布的漸進式,並將他所得到的結果寫成兩篇論文,分別在1848和1850年發表。切比雪夫可以證明,如果<math>\lim_{x\to\infty}\frac{\;\pi(x)\;}\frac{x}{\ln(x)}</math>存在且有限,則它一定是1<ref>{{cite journal|title=A Short Proof of Chebyshev's Theorem|last=Costa Pereira|first=N.|date=August–September 1985|journal=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issue=7|doi=10.2307/2322510|volume=92|pages=494–495|jstor=2322510}}</ref>。此外,在沒有假設任何結果之下,他也證明當 x 足夠大,<math>\frac{\;\pi(x)\;}\frac{x}{\ln(x)}</math>會界在兩個很靠近 1 的數字之間<ref>{{cite journal|title=On Chebyshev-Type Inequalities for Primes|last=Nair|first=M.|date=February 1982|journal=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issue=2|doi=10.2307/2320934|volume=89|pages=126–129|jstor=2320934}}</ref>。雖然切比雪夫的論文沒辦法證明質數定理,但它對 <math>\pi(x)</math> 已經可以推論出[[伯特蘭-切比雪夫定理]]:對任何大於 1 的正整數 n ,存在一個質數介於 n 和 2n 之間。 1859年,[[黎曼]]提交了一篇關於質數分布的非常重要的報告《{{Translink|en|On the Number of Primes Less Than a Given Magnitude|論小於給定數值的質數個數}}》,這也是黎曼在這個領域的唯一一篇文章。黎曼在報告中使用了創新的想法,將ζ函數的定義[[解析延拓]]到整個複數平面,並且將質數的分布與ζ函數的[[零點]]緊密的聯繫起來。因此,這篇報告是歷史上首次用[[複分析]]的方法研究實函數 <math>\pi(x)</math>。1896年法國數學家[[雅克·阿達馬]]和比利時數學家{{Translink|en|de la Vallée-Poussin|德·拉瓦莱·普桑}}先後獨立給出證明。兩個證明延著黎曼的思路繼續拓展,且都使用複分析的工具,其中的關鍵步驟是證明如果複數 s 可以寫成 {{math|1 + ''it''}} 的形式,且 t>0,則 <math>\zeta(s)\neq 0</math><ref>{{cite book|last=Ingham|first=A. E.|title=The Distribution of Prime Numbers|publish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year=1990|pages=2–5|isbn=978-0-521-39789-6}}</ref>。 進入20世紀之後,阿達馬和普桑證明的定理經常被稱作質數定理,定理的其他不同證明也陸陸續續被發現,這之中包括1949年[[阿特勒·塞爾伯格|阿特勒·塞爾伯格]]和[[艾狄胥·帕爾]]發現的「初等證明」。原本的證明是既冗長,又複雜,於是有很多後面發現的證明使用了{{Translink|en|Tauberian theorem|陶伯定理}}讓證明變得比較簡短,但卻變得讓人比較難以消化。1980年,美國數學家{{Translink|en|Donald J. Newman|唐納德·J·紐曼}}發現了一個簡潔的證明<ref>{{cite journal|title=Simple analytic proof of the prime number theorem|last=Newman|first=Donald J.|journal=[[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issue=9|doi=10.2307/2321853|year=1980|volume=87|pages=693–696|jstor=2321853|mr=0602825}}</ref><ref>{{cite journal|title=Newman's short proof of the prime number theorem|url=http://www.maa.org/programs/maa-awards/writing-awards/newmans-short-proof-of-the-prime-number-theorem|last=Zagier|first=Don|journal=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issue=8|doi=10.2307/2975232|year=1997|volume=104|pages=705–708|jstor=2975232|mr=1476753}}</ref>,這可能是目前已知最簡單的證明。不過,證明中使用了[[柯西積分公式]],因此一般不被視為是為初等的證明。 因為黎曼ζ函數與π(''x'')關係密切,關於黎曼ζ函數的[[黎曼猜想]]對[[數論]]很重要。一旦猜想獲證,便能大大改進素数定理誤差的估計。1901年瑞典數學家[[海里格·馮·科赫]]證明出,假設黎曼猜想成立,以上關係式誤差項的估計可改進為 :<math> \pi(x) = {\rm Li} (x) + O\left(\sqrt x \ln\,x\right)</math> 至於大O項的常數則還未知道。{{请求来源}} == 初等證明 == 素数定理有些初等證明只需用數論的方法。第一個初等證明於1949年由匈牙利數學家[[保羅·艾狄胥]]和挪威數學家[[阿特勒·塞爾伯格|阿特利·西爾伯格]]合作得出。 在此之前一些數學家不相信能找出不需借助艱深數學的初等證明。像英國數學家[[高德菲·哈羅德·哈代|哈代]]便說過素数定理必須以複分析證明,顯出定理結果的「深度」。他認為只用到實數不足以解決某些問題,必須引進[[複數]]來解決。 ==相關條目== *[[抽象解析数论]] ==參考資料== {{reflist}} == 外部链接 == [[Category:素数]] [[Category:数学定理|SSDL]] [[pl:Liczba pierwsza#Twierdzenie o liczbach pierwszych]]
本页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Cite journal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Math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NoteTA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OEIS2C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OEIS lin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improve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Reflis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ranslink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请求来源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質數定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