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酷热指数”的源代码
←
酷热指数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opyedit|time=2010-01-05T05:38:09+00:00}} '''酷热指数'''('''Heat Index''')是一种综合[[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来确定体感温度的指数──即真正感受到的热度。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里汗液中的[[水分]]得以[[蒸发]]并且从人体带走[[热量]]。但是当相对湿度较高时,水分的蒸发率就会降低。这意味着从身体中带走热量的过程变得缓慢,相对处于干燥空气中的情况,人体内就保留了更多的热量。基于在已知温度和湿度时的主观描述定义的计量方法,得出的指数可以将一组温度和湿度的组合换算成干燥空气中的一个相对更高的温度值。 而在[[加拿大]],采用类似的[[湿度指数]]来代替酷热指数。 在高温时,能够使酷热指数高于实际温度所需的相对湿度的大小要低于在低温条件下的情况。例如,在80[[华氏|°F]](接近27[[摄氏|°C]])时,如果这个时候的相对湿度是45%的话,酷热指数等于实际温度。但在110°F(差不多43°C)时,任何高于17%的相对湿度将使得酷热指数高于110°F。如果实际温度低于接近68°F(20°C)时──特别是相同的温度低于[[风寒指数]]的温度时,湿度就不被认为是升高体感温度的全部原因。应该要注意到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是基于在遮蔽处而不是暴露在阳光下的计量,因此当暴露在阳光下时需要额外注意。 有的时候酷热指数和[[风寒指数]]被合称为一个名词“[[体感温度]]”或是“[[相对室外温度]]”。 ==气象学上的考虑== 在室外开放空间中,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首先出现阴霾最后形成浓密的云层覆盖,这导致阳光直射地面的总量减少;因此得到一个可能最大温度值和可能最大相对湿度值的倒转关系式。出于这个原因,人们曾经认为在地球上任何地方能够得到的最大酷热指数是接近于160°F(71°C)。然而,在2003年的7月8日,[[沙特阿拉伯]]的[[达兰]],[[露点]]达到95°F(35°C),当时实际温度是108°F(42°C),已知的相对湿度是67%。这个时候的酷热指数是176°F(80°C)。<ref>[http://www.wunderground.com/history/airport/OEDR/2003/7/8/DailyHistory.html?req_city=NA&req_state=NA&req_statename=NA Hourly Observations from Dhahran, Saudi Arabia]. "History: Weather Underground". Accessed April 20, 2006.</ref>整整16°F(9°C)高于地球上曾被认为能够得到的最高酷热指数。{{Fact|time=2007-11-01T17:03:55Z|date=August 2007}} 一个比较酷热指数和真实温度不同之处的很好例子是通过比较[[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和[[加利福尼亚州]][[贝克斯菲尔德]]的气候。新奥尔良在夏天由于靠近[[新墨西哥湾]]特别拥有较低的日间温度,然而这个城市的酷热指数却很高,因为当地的湿度通常很大。相对而言,贝克斯菲尔德的日间温度通常比新奥尔良高,但是它的湿度却低得多,因此感觉上就不如新奥尔良炎热。 要注意的是,这个指数-{只}-可作为参考,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对热的适应程度不同。例如有些人在摄氏31度和相对湿度百分之70的情况下已感到很不舒服,有些人则不以为然;而且,风速、劳动强度、在高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间、体质强弱、水份供给和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人对高温的反应。 ==酷热指数的影响(遮蔽处取值)== {| class="wikitable" |- ! 华氏温度 || 摄氏温度 || 注意事项 || 中暑指数 |- | 80–90 °F || 27–32 °C | 注意—太长时间的暴晒和活动可能会导致疲劳 || 中 |- | 90–105 °F || 32–41 °C | 加倍注意—可能引起[[中暑]],[[热痉挛]]和[[热衰竭]] || 高 |- | 105–130 °F || 41–54 °C | 危险—极有可能引起中暑,热痉挛和热衰竭;可能导致[[重度中暑]] || 甚高 |- | 超过 130 °F || 超过 54 °C | 极度危险—持续暴晒极有可能引起中暑和重度中暑 || 极高 |- |} 注意:完全暴露在阳光中会增加最多15 °F('''8 °C''')的酷热指数。 ==计算公式== 这是一个用[[华氏]]温度计算酷热指数的公式,误差在±1.3°F。当温度在80°F(26.66摄氏度)以上以及相对湿度在40%以上时有效。 :<math> HI = c_1 + c_2 T + c_3 R + c_4 T R + c_5 T^2 + c_6 R^2 + c_7 T^2R + c_8 T R^2 + c_9 T^2 R^2\ </math>, 这里 :<math>HI\,\!</math> = 酷热指数(华氏摄氏度) :<math>T\,\!</math> = 环境[[乾球温度]](华氏摄氏度) :<math>R\,\!</math> = 相对湿度(百分比) :<math>c_1\,\!</math> = -42.379 :<math>c_2\,\!</math> = 2.04901523 :<math>c_3\,\!</math> = 10.14333127 :<math>c_4\,\!</math> = -0.22475541 :<math>c_5\,\!</math> = -6.83783{{e|−3}} :<math>c_6\,\!</math> = -5.481717{{e|−2}} :<math>c_7\,\!</math> = 1.22874{{e|−3}} :<math>c_8\,\!</math> = 8.5282{{e|−4}} :<math>c_9\,\!</math> = -1.99{{e|−6}} 另一个[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8170823/http://www.weatherimages.org/data/heatindex.html 更精确的公式],包括更多的项: :<math> HI= \begin{bmatrix} 1& T& T^2& T^3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6.923 & 5.37941 & 7.28898\times 10^{-3}& 2.91583\times 10^{-5} \\ 1.85212\times 10^{-1}& -1.00254\times 10^{-1}& -8.14971\times 10^{-4}& 1.97483\times 10^{-7} \\ 9.41695\times 10^{-3}& 3.45372\times 10^{-4}& 1.02102\times 10^{-5}& 8.43296\times 10^{-10} \\ -3.8646\times 10^{-5}& 1.42721\times 10^{-6}& -2.18429\times 10^{-8}& -4.81975\times 10^{-11}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R\\ R^2\\ R^3 \end{bmatrix} \, </math> 使用[[摄氏度]]和[[相对湿度]]计算湿度指数的公式是:<ref>[http://www.physlink.com/Education/AskExperts/ae287.cfm 湿度指数定义公式]</ref> :<math> h = T+\frac{5}{9}(e-10) \, </math> 这里的''e''是下面计算出的[[蒸汽压]]: :<math> e = (6.122 \times 10^{\frac{7.5 T}{(237.7+T)}}\frac{R}{100}) \, </math> 还有 :h = [[湿度指数]] :R = [[相对湿度]](%) :T = [[温度]](℃) ==参考及注释== <references /> == 外部链接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420085336/http://www.nsdl.arm.gov/Library/glossary.shtml#Heat_index#Heat_index 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 - 酷热指数]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12172743/http://avc.comm.nsdlib.org/cgi-bin/wiki_grade_interface.pl?An_Introduction_To_Heat_Index ''酷热指数介绍'' - 了解酷热指数的课程介绍] *[http://www.crh.noaa.gov/pub/heat.php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酷热指数] *[http://www.srh.noaa.gov/elp/wxcalc/heatindex.html 酷热指数计算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El Paso,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8170823/http://www.weatherimages.org/data/heatindex.html 天气图像酷热指数图表] *[http://users.adelphia.net/~j.mccranie/ 酷热指数的Windows程序等]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320193053/http://www.allexperts.com/answerv.asp?QuestionID=4083161 露点,酷热指数,真实感受温度的不同] *[http://www.wunderground.com/history/airport/OEDR/2003/7/8/DailyHistory.html?req_city=NA&req_state=NA&req_statename=NA 来自沙特阿拉伯达兰市的每时刻历史纪录 - 显示2003年7月8日沙特阿拉伯达兰市的每时观察]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206121620/http://mirror.weather.org.hk/chinese/wxindices.html 香港地下天文台 - 酷热指数及风寒指数] {{氣象學資料與變數}}[[Category:天气]] [[Category:1979年面世]]
本页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opyedi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E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Fac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氣象學資料與變數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酷热指数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